冊亨縣: 盤活居住區(qū)閑置低效資產 切實打造經濟“增長點”
“下午兩點我們要放電影,可以叫上你們的好伙伴一起過來看喲!”近日,在位于冊亨縣高洛街道高洛一小旁的高興圖書館內,圖書館管理員、大山小愛志愿者小趙在輔助完孩子們的學習后,邀請孩子們來參加下午的活動。
圖書館對面,生活超市、早餐店、牛肉館等應有盡有,紛紛開門營業(yè),業(yè)主們各自在店里忙活著。
圖書館右側,是冊亨縣易地扶貧搬遷“老有所依、幼有所育”綜合服務中心,也是冊亨縣著力解決孩子課后輔導及生活問題,讓老年人在居住區(qū)安心穩(wěn)定融入,構建易地扶貧搬遷居住區(qū)“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網”的一處落腳點。
高興圖書館和綜合服務中心建成投用,便是高洛街道運用“三個一批”思路盤活居住區(qū)閑置低效資產、在“爭取政策支持提升公共服務盤活一批”中的體現。
“十三五”期間,高洛居住區(qū)共建成安置房287棟7480套,配套建成商業(yè)門面746間。近年來,該街道按照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抓實招商引資盤活一批、爭取政策支持提升公共服務盤活一批、統籌社會力量整合社區(qū)資源盤活一批“三個一批”思路,運用“縣級指導+干部包保+資源整合”機制,成功盤活門面701間,盤活率為93.96%。其中包括招商引資引進的山水鞋業(yè)、繽騰紡織廠等51家勞動密集型企業(yè),黨群服務中心(站)、社區(qū)老年和兒童活動中心、圖書館等基本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及各類個體商戶。
“我們當前的原則是重在盤活,只要價格合理,能租盡租。”據高洛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韋亨美介紹,當前,可容納200余人就業(yè)的包袋廠即將建成,下一步,高洛街道將在13號地塊打造夜市經濟,進一步盤活閑置低效資源,打造經濟增長點。
據悉,“十三五”期間,冊亨縣易地扶貧搬遷共安置20101戶87540人,縣內建成7個集中居住區(qū),安置17779戶77037人,在項目建設的同時,該縣同步配套建設商業(yè)門面1599個,面積15萬余平方米。近年來,該縣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方式對居住區(qū)閑置低效資產進行盤活,截至3月底,全縣1599個門面已盤活使用1502個,盤活率為93.93%。
在納福街道錦繡苑,“錦字號”“桑字號”等錦繡產業(yè)門面一字排開,繡娘們將指尖技藝變成了指尖經濟。該街道對47間門面商鋪進行統一裝修,依托“錦繡計劃”,整合非遺藍染、手工刺繡、織布等技藝,把分散、零星的產業(yè)個體吸引到產業(yè)園,在盤活門面的同時實現抱團發(fā)展。
冊亨縣繡多多錦繡有限公司法人薛玲是一名非遺傳承人,她的門店主要做布依族服飾的盤扣、小飾品、公文包等產品。“因為我是非遺傳承人,很多時候都在給繡娘們做培訓。店里的生意基本上以訂單為主,一有訂單,就按計件算工資的方式讓在家?guī)Ш⒆拥膵D女居家參與做工。”
在冗渡鎮(zhèn)居住區(qū),該鎮(zhèn)利用閑置低效門面引進明藝電子廠、昌興雨具廠等企業(yè)入駐,盤活閑置低效資產4000余平方米,帶動搬遷群眾就近就業(yè)300余人,帶動周邊門面盤活使用21個。同時通過“黨建+企業(yè)+農戶”的組織方式,將居住區(qū)周邊400余畝閑置土地統一平整,建設社區(qū)農場、微菜園,引進企業(yè)建設多肉種植園等,將閑置土地建設成為搬遷群眾的“菜籃子”,切實降低生活成本實現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挖掘居住區(qū)資產增長點,讓閑置低效資產從‘擺設’變成群眾增收、壯大社區(qū)集體經濟的‘利潤’增長點,扎實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奮力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樣板區(qū)。”冊亨縣生態(tài)移民局黨組書記、局長韋最才介紹。
來源:黔西南日報 作者: 匡奇燃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