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謨縣搭建“三個平臺”不斷提升服務群眾工作水平
亮點黔西南訊 望謨縣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法,搭建“三個平臺”,積極主動解民難、排民憂、順民意,確保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切實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搭建三級群眾工作網絡平臺。一是成立縣委群眾工作委員會?h委把群眾工作網絡建設作為抓好群眾路線的重要平臺,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強和創(chuàng)新全縣群眾(信訪)工作,及時成立了由縣委常委相關領導任書記、副書記,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或分管領導為成員的望謨縣群眾工作委員會,為開展群眾工作網絡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二是成立縣群眾工作中心。協(xié)調解決了約4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內設有群眾說事室、候訪室、縣領導接訪室,政法接訪窗口、城市規(guī)劃、土地、環(huán)保窗口、社會事業(yè)發(fā)展接訪窗口、“三農”接訪窗口和交通、安全窗口等?h人民法院巡回法庭進駐縣群眾工作中心,并常年派2名干警到群眾工作中心開展工作,提供有關法律咨詢服務和業(yè)務指導工作?h檢察院、縣司法局各選派1名工作員進駐縣群眾工作中心,為來訪群眾現場作法律知識的講解和指導,積極引導信訪群眾使用正確方法處理身邊矛盾,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利益。三是成立鄉(xiāng)(鎮(zhèn)、街道)群眾工作站、村(社區(qū))群眾工作室。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165個行政村(社區(qū))分別成立了群眾工作站、群眾工作室,具體任務是當好“六員”,即:當好政策宣傳員;當好群眾服務員;當好信訪代理員;當好民意信息員;當好基層協(xié)調員;當好問題調研員。截至目前,縣級領導干部到縣群眾工作中心公開接訪群眾42批157人次;現場協(xié)調化解信訪事項14件,立案交辦25件,其中辦結15件,10件正在辦理中。
搭建書記、縣長——群眾直通交流平臺。書記、縣長——群眾直通交流平臺設在縣政府辦信息中心,工作人員3名,負責處理平臺管理、群眾反映訴求的辦理和回復等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群眾各類事項421件,辦結377件,44件正在辦理中,辦結率89.5%(其中:問題咨詢221件,占52.5%;群眾求助74件,占17.5 %;督查投訴84件,占20%;建言獻策42件,占10%)。
搭建民意調查中心平臺。民意調查中心是黨委、政府為了解民情民意、疏導民意搭建的一個新平臺,逐漸發(fā)展成為反映社情民意、群眾“參政議政”的有效渠道。尤其油邁鄉(xiāng)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提出的民意調查工作法,真情接待來訪群眾,群眾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切實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穩(wěn)定。截至目前,全縣1012名民意調查員共列席村(社區(qū))兩委相關會議及專項、專題工作會議220余人次,提出意見建議120余條。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主要列席黨委(工委)會議、黨政相關聯席會議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各類專項、專題工作會議120余人次,提出意見建議60條。(黃聰 報道)
了解黔西南更多資訊,盡在亮點黔西南網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