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倉更鎮(zhèn)老王坡村黨支部抗旱救災工作側記
領著黨員群眾干部 和諧抗旱促發(fā)展
——興義市倉更鎮(zhèn)老王坡村黨支部抗旱救災工作側記
去年8月份以來,百年一遇的旱災,興義市倉更鎮(zhèn)老王坡廣大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告急、森林防火告急、春耕備耕告急等。
災情就是命令,老王坡村黨支部一班人堅決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部署,切實將抗干旱、防火作為當前工作重中之重,身先士卒,眾志成城保民生。
抓組織 凝聚民心添活力 倉更村黨支部一班人始終把抗旱救災工作為重中之重來抓,面對旱情,村黨支部多次召開抗旱救災工作會議,成立以支部書記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村兩委成員包片包組包戶;切實開展“我為老王坡村抗旱救災獻一策”互動式解放思想大討論,建立和完善5項規(guī)章制度;以“抗旱救災·喇叭行動”為主題,組建3個工作隊進村入組廣泛開展政策咨詢宣傳和指導幫扶抗旱。目前,出動機動車輛10臺次,發(fā)放宣傳資料400多份等,深入廣泛地發(fā)動和組織群眾生產自救,確保了全村抗旱救災工作有序進行。
抓基礎 解決人畜飲水難 持續(xù)的高溫干旱,使村中許多處水源點和大面積的森林植被枯竭,村支部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按_保不因干旱出現人員死亡,確保不因水源衛(wèi)生問題出現人畜疫情!”這是村黨支部對全村群眾的莊嚴承諾。至目前,村黨支部一班人分別帶領黨員群眾深入田間地角尋找到8個水源點,共投籌資金30余萬元用于建設白牛組和未必組等處取水點及農田引水工程,群眾投工投勞清淤渠道5公里,發(fā)放水壺等運水工具30個,義務送水500多噸等,著力解決群眾引水止渴,受到社會好評。
抓調處 化解矛盾在基層 村黨支部深知矛盾糾紛處置不當極易引發(fā)群體性事件重要性,堅持“誰主管主負責,誰聯系誰處理”的原則,認真把抗旱救災與和諧社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未必六組有8戶村民同在一個水源點取水,由于水池小蓄水量少,不能滿足用水需要,搶水斷水等事件常引起糾紛,村黨支部了解情況后,要求大家站在講團結高度共渡難關,并落實補助資金2000多元新擴修蓄水池,解決了他們的飲用水問題,為他們化解了矛盾。對于類似問題,村黨支部堅決按照“四個轉變”(“盯人”向“盯事”轉變、“事后處理”向“事前防范”轉變、“坐等上訪”向“主動下訪”轉變、“就事論事”向“系統(tǒng)處理”轉變)要求,旱期以來,成功調處4起飲水糾紛,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抓統(tǒng)籌 構建和諧新農村 村黨支部堅持“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統(tǒng)籌兼顧,分類指導。對因災缺水缺糧、生活困難農戶進行走訪調查,指導幫助受災群眾進行生產自救,目前,已發(fā)放救災糧食500公斤,為飲水困難群眾、低保人員、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送水100余桶,號召廣大黨員群眾積極捐款獻愛心,切實為民辦實事、解難事,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制定方案,積極組建了森林防火撲火隊,加大森林法律法規(guī)宣傳,層層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全面構筑森林防火立體防線,營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積極調整種植計劃,籌資1萬多元補助農民實施水稻集中旱育秧10多畝,同時切實指導農戶搞好分散育苗,有效緩解群眾因旱造成的春耕備耕難,力促全村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王 程)
——興義市倉更鎮(zhèn)老王坡村黨支部抗旱救災工作側記
去年8月份以來,百年一遇的旱災,興義市倉更鎮(zhèn)老王坡廣大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告急、森林防火告急、春耕備耕告急等。
災情就是命令,老王坡村黨支部一班人堅決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部署,切實將抗干旱、防火作為當前工作重中之重,身先士卒,眾志成城保民生。
抓組織 凝聚民心添活力 倉更村黨支部一班人始終把抗旱救災工作為重中之重來抓,面對旱情,村黨支部多次召開抗旱救災工作會議,成立以支部書記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村兩委成員包片包組包戶;切實開展“我為老王坡村抗旱救災獻一策”互動式解放思想大討論,建立和完善5項規(guī)章制度;以“抗旱救災·喇叭行動”為主題,組建3個工作隊進村入組廣泛開展政策咨詢宣傳和指導幫扶抗旱。目前,出動機動車輛10臺次,發(fā)放宣傳資料400多份等,深入廣泛地發(fā)動和組織群眾生產自救,確保了全村抗旱救災工作有序進行。
抓基礎 解決人畜飲水難 持續(xù)的高溫干旱,使村中許多處水源點和大面積的森林植被枯竭,村支部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按_保不因干旱出現人員死亡,確保不因水源衛(wèi)生問題出現人畜疫情!”這是村黨支部對全村群眾的莊嚴承諾。至目前,村黨支部一班人分別帶領黨員群眾深入田間地角尋找到8個水源點,共投籌資金30余萬元用于建設白牛組和未必組等處取水點及農田引水工程,群眾投工投勞清淤渠道5公里,發(fā)放水壺等運水工具30個,義務送水500多噸等,著力解決群眾引水止渴,受到社會好評。
抓調處 化解矛盾在基層 村黨支部深知矛盾糾紛處置不當極易引發(fā)群體性事件重要性,堅持“誰主管主負責,誰聯系誰處理”的原則,認真把抗旱救災與和諧社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未必六組有8戶村民同在一個水源點取水,由于水池小蓄水量少,不能滿足用水需要,搶水斷水等事件常引起糾紛,村黨支部了解情況后,要求大家站在講團結高度共渡難關,并落實補助資金2000多元新擴修蓄水池,解決了他們的飲用水問題,為他們化解了矛盾。對于類似問題,村黨支部堅決按照“四個轉變”(“盯人”向“盯事”轉變、“事后處理”向“事前防范”轉變、“坐等上訪”向“主動下訪”轉變、“就事論事”向“系統(tǒng)處理”轉變)要求,旱期以來,成功調處4起飲水糾紛,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抓統(tǒng)籌 構建和諧新農村 村黨支部堅持“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統(tǒng)籌兼顧,分類指導。對因災缺水缺糧、生活困難農戶進行走訪調查,指導幫助受災群眾進行生產自救,目前,已發(fā)放救災糧食500公斤,為飲水困難群眾、低保人員、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送水100余桶,號召廣大黨員群眾積極捐款獻愛心,切實為民辦實事、解難事,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制定方案,積極組建了森林防火撲火隊,加大森林法律法規(guī)宣傳,層層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全面構筑森林防火立體防線,營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積極調整種植計劃,籌資1萬多元補助農民實施水稻集中旱育秧10多畝,同時切實指導農戶搞好分散育苗,有效緩解群眾因旱造成的春耕備耕難,力促全村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王 程)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資訊,盡在亮點黔西南網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