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大夏之光”社會實踐隊赴興義開展教育調研
座談會。
2018年7月11日,華東師范大學大夏書院“大夏之光”社會實踐隊前往貴州興義開展教育調研活動,得到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負責人的熱情關心與大力支持。興義市教育局副局長葉正操、萬峰林民族學校校長扈科昌、萬峰林民族學校常務副校長卞忠友、萬峰林辦樂立民族小學校長唐進春、南盤江民族小學校長楊國寧、洛萬民族小學校長何明鴻、興義九中校長陳高祥等看望慰問實踐隊員,并于萬峰林民族學校召開座談會。
教育局副局長葉正操對實踐隊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詳細介紹了本地基本情況及教育發(fā)展概況,為實踐隊伍開展調研提供了全面而廣闊的視角。興義市為黔西南州府所在地,位于貴州、云南、廣西三省交界,人杰地靈。改革開放四十年、尤其是近年來,興義特別重視教育事業(yè)與人才培養(yǎng)工作,在教育均衡優(yōu)質高效發(fā)展、教育內涵式發(fā)展、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學生資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成效卓著。
華東師范大學大夏書院團委書記蔡慧賢分享了此次“大夏之光”社會實踐的目的與意義,來學習,來服務,來調研。社會實踐是大學生長知識、增才干,實現(xiàn)“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徑。來到興義,是一次對大夏精神與初心的致敬和堅持,因為這里正是華東師范大學前身大夏大學創(chuàng)辦者王伯群先生的故鄉(xiāng)。“大夏之光”社會實踐隊伍將通過送教上門、入戶調研等方式,服務本地民族地區(qū)教育發(fā)展,傳承大夏情,共圓師大教育夢。
隨后,與會各學校校長分別介紹了本校發(fā)展概況及辦學特色。在民族教育方面,大家或根據(jù)學生需要開展雙語教學,或依托鄉(xiāng)村少年宮開展多彩民族文化活動課。座談之余,實踐隊員也參觀走訪下納灰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
“大夏之光”社會實踐隊將在接下來的一周中,先后走訪萬峰林民族學校、萬峰林辦樂立民族小學、南盤江民族小學、洛萬民族小學,為學校所在附近村寨小學生帶來鄉(xiāng)土文化系列、基礎文化系列、實踐拓展系列課程,并與教師、家長、學生進行訪談,助力興義基礎教育發(fā)展。
(蔡慧賢 李翔 周華鑫)
責編:盧生龍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