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泥凼鎮(zhèn)堵德村——多舉措照亮群眾脫貧致富之路
堵德村坐落于興義市泥凼鎮(zhèn)南面,距鎮(zhèn)政府10 公里。全村轄20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706戶3174人,近期以來,多舉措照亮群眾脫貧致富之路。
一是基層黨建鞏固提升。嚴格落實黨支部書記抓黨建責任制,堅持落實黨建工作制度,注重“三會一課”質量,采取群眾會、曬壩會等方式,走村串戶宣揚黨恩黨建,始終把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建設扶貧的首要任務和第一責任,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是互聯網與脫貧攻堅結合。建立信息化平臺建設,引進貴州青柚網絡有限公司支持,免費為村里安裝阿里釘釘,將所有貧困戶、幫扶干部、黨員和外出務工人員納入網上辦公平臺管理,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登錄軟件,全方位、全過程監(jiān)督幫扶情況。
三是多舉措促進產業(yè)發(fā)展。村黨支部上下聯動,多管齊下,聯合市委辦、市農委及興義市黔農匯公司,在堵德村納瓦箐、上達力、中達力、下達力和堵德組,大力發(fā)展優(yōu)質水稻種植200余畝,惠及群眾160余戶800余人;同時早熟蔬菜和食用菌種植項目正在積極籌備中,計劃由興義市黔農匯公司全額出資,堵德村提供土地和勞動力,采取規(guī)劃種植,訂單式生產模式,切實做到利益銜接機制和產銷銜接機制到村到戶到人;積極發(fā)動色基組貧困戶種植芒果400余畝,接收12戶精準貧困戶參與務工,政府利用扶貧資金采取雙向補貼,即給領辦創(chuàng)辦的貧困戶根據使用貧困戶勞動力以適當補貼,又給參與務工的貧困戶在正常的務工收入上予以補貼。
四是合作社+農戶發(fā)展模式。由泥德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提供樹苗和技術,農戶以土地入股,同時合作社返聘農戶在芒果基地務工,按工時付費,農戶既享受收益分紅有享受務工收入;少數民族刺繡作品合作社采取訂單式生產,充分調動農戶積極性,利用閑暇時間發(fā)展刺繡產品。
(陳艷)
責編:陳平超 盧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