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南洋華僑機工蔣印生:過去吃的苦不能忘
【解說】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從東南亞各地回國支援抗戰(zhàn)的華僑汽車司機與修理技術人員被統(tǒng)稱為“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80年前,他們?yōu)榱酥腥A民族的存亡,響應南僑總會的號召,從東南亞各國回到烽火的祖國,在抗日“生命線”——滇緬公路盡忠誠灑熱血。
7月12號,記者來到都江堰蘭苑養(yǎng)老中心見到了92歲的蔣印生。走進蔣老的房間就看到他表情專注,小心翼翼地整理著眼前一個又一個勛章。對于他來說,這些勛章承載了他一生的榮譽和苦難。面對記者,蔣印生又回憶起了那段槍林彈雨的難忘歲月。
據(jù)了解,蔣印生在13歲時義無反顧地報名參加了“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從印度加爾各答返回中國參加抗戰(zhàn)。1939年,受愛國僑領陳嘉庚感召,3200多名風華正茂的南僑機工放棄了優(yōu)越、平靜的國外生活,從東南亞各國回到中國,在被稱為“死亡公路”“抗戰(zhàn)生命線”的滇緬公路上大規(guī)模運輸抗戰(zhàn)軍需物資、搶修運輸車輛,用生命打通了一條抗戰(zhàn)物資“輸血線”,共有1000余人犧牲。
【同期】(“南洋華僑機工”蔣印生)1942年,日本侵略者發(fā)現(xiàn)中國的軍用物資完全由緬甸進來,只有緬甸的公路修通了的,其他地方還是封鎖了的。1942年,日本就侵略緬甸,我們遠征軍就去打仗,我們“南僑機工”就搞運輸。當時艱苦,那個飛機(在轟炸),白天不敢走了,晚上走他要來炸,日本飛機看到你車子追著你車子掃射。所以我們白天不敢走,晚上走的時候(如果)要開燈,晚上他要來炸,他要切斷你的后方運輸。我們在滇緬公路犧牲了大概1000多個我們的戰(zhàn)友,犧牲在滇緬公路。
【解說】1939年,年僅13歲的蔣印生瞞著父母加入“南洋華僑機工”,之后就和家人失去了聯(lián)系。1978年年底,母親終于通過云南省僑辦聯(lián)系上了蔣印生并給他寄了一封信。當蔣印生回憶起那封母親寄來的書信內容時,情緒很是激動。蔣印生有些哽咽地說,當時母親以為他已經犧牲了,沒想到還有再聯(lián)系上的一天。
【同期】(“南洋華僑機工”蔣印生)第一句就是吾兒印生,你回到祖國那么多年,我原來以為你不在世了,(因為)戰(zhàn)爭年代參加抗日戰(zhàn)爭。當時我看到心酸,看到那個信流淚,現(xiàn)在曉得(知道)了她說父親已經過世了。
【解說】直到1980年蔣印生才再一次在國外見到母親,那時父親已經去世,家人也從印度搬到了加拿大。但蔣印生從未后悔自己當初加入“南洋華僑機工”的決定。
【解說】2019年,正值“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歸國抗日80周年,而蔣印生也是目前國內在世的最后3名“南洋華僑機工”之一。蔣印生在這80年里看著中國從落后走向了先進,從弱小走向了強大。蔣印生說,如果沒有過去那段艱苦的歲月,就不會有今天幸福的生活。
【同期】(“南洋華僑機工”蔣印生)過去的艱苦環(huán)境過來到現(xiàn)在的幸福時代,我是很幸福,這個幸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我們13億人民闖出來的,從我們年輕人這一代科學家,國家的發(fā)展就靠科學,靠軍事,也是靠我們的科學發(fā)達強大,沒有科學發(fā)達我們國家不會強大。那現(xiàn)在我們國家為什么那樣(強大),因為我們這些人民都經過艱苦的環(huán)境,艱苦的生活過來的,知道過去的苦不能忘。
(何浠 陳選斌 四川都江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