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藥片的特殊使命
一枚小藥片的特殊使命
——中南醫(yī)院維C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藥物試驗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胡雯潔 通訊員 高翔
3月31日深夜,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任彭志勇查看一摞厚厚的病例資料,里面有4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在接受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后的臨床試驗數(shù)據(jù)。讓他欣慰的是,患者普遍肺部炎癥減輕,氧合指數(shù)改善。
這個在低調(diào)中進行的藥物臨床試驗,持續(xù)了一個多月。負責這項研究的彭志勇說,“希望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帶來新思路。”
靈感的獲得并非偶然。很多腫瘤患者放療后會出現(xiàn)放射性肺炎,用維生素C治療后,肺的纖維化情況明顯好轉(zhuǎn),肺部氧化會得到改善。維C能抗氧化損傷,也可提高免疫力。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是否可資借鑒?
2月中旬,他帶領團隊進行的“靜脈注射維生素C在新冠肺炎中的應用——一項前瞻隨機對照研究”在省科技廳正式立項。其后,大劑量維C治療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也在美國臨床試驗Clnicaltrials.gov網(wǎng)站上登記,引起國際醫(yī)學界關注。彭志勇介紹,他每天都收到來自國內(nèi)外同行們想深入了解實驗情況的郵件。
臨床試驗中,維C劑量多少能帶來最好的治療效果?
彭志勇參考了中南醫(yī)院腫瘤科在治療放射性肺炎患者時的12克到24克。他坦承,這次試驗的步子邁得有些大,使用劑量遠超以往一些低劑量相關試驗,但從目前看,效果也遠超它們。他說,維C的劑量與治療效果有很大關系,大劑量維C不僅可提高抗病毒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夠預防和治療急性肺損傷和急性呼吸窘迫癥。
許多細節(jié)在試驗中得以充分考量。在使用方式上,危重病人采用靜脈注射維C,輕癥病人則可口服。注射時,醫(yī)生用注射泵通過靜脈慢慢為患者給藥,對血管沒有損傷,非常安全。
這一絲微光讓彭志勇看到希望。他說,“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治療新冠肺炎,很多藥物都還在試用。因為維C這一傳統(tǒng)藥物的安全性很高,給了團隊放手一搏的理由,但不能因此掉以輕心。病毒的詭異提醒我們,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臨床試驗是充滿未知的過程。團隊密切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的變化,諸如大劑量維C會不會導致體內(nèi)蓄積,影響患者代謝和排泄功能。通過持續(xù)細致觀察,彭志勇發(fā)現(xiàn),在已進行的40余例臨床試驗中,患者代謝和排泄功能都正常運轉(zhuǎn)。
“由于這一新型冠狀病毒存在諸多詭異性,更需要詳盡的試驗數(shù)據(jù)作支撐。進一步驗證其有效性只是一方面,病人在何種狀態(tài)下使用,使用的劑量和個體有無差異,都需要通過試驗回答。”彭志勇說,“如果此次試驗有了好的結(jié)果,對控制當下新冠肺炎將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意味著我們對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征、新冠肺炎等造成的肺損傷有了一種新的治療手段。”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的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Idqxnw@163.com),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謝謝!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