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供電局保障夏秋茶采摘“電力十足”
時下,正值夏秋交替,在素有“黔茶第一春”之稱的晴隆縣,3萬畝老茶園在經過一段短暫的休眠期后,再次煥發(fā)出新活力,迎來夏秋茶大面積采摘,基地里呈一派繁忙景象。
山上茶農采摘如火如荼,山下茶企加工動力十足。連日來,南方電網貴州興義晴隆供電局組織“背包客”服務隊,深入茶農家、茶葉加工廠,開展用電線路和設備進行巡檢,消除設備隱患,當好“電管家”,讓夏秋生態(tài)茶產業(yè)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好路子。
晴隆縣地處云貴高原中段,青峰疊翠,雨量充沛,常年適宜茶葉生長。境內茶葉種植面積達13萬畝,涉茶人口2.2萬戶11萬余人,當地的茶農70%的收入來源于茶葉生產,擁有14條初制的茶葉加工生產線。在過去,一般采用煤、木材作為燃料進行茶制品加工。容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效率低,而且勞動強度大,溫度、火候難以控制,茶葉品質往往不盡人意。
據介紹,晴隆縣今年計劃實現夏秋茶生產4000噸,同比去年增長25%,目前已經完成了2500噸的產銷。為滿足茶企及茶農的用電需求,今年初,晴隆供電局投資255萬元,把茶農的220伏居民用電升級為380伏生產用電。截止目前,已新增改造變壓器11臺,項目惠及30多家茶農茶企,促進茶園增產、茶企增效、茶農增收。
“現在電力足了,我又新購置了一臺電動炒茶機,現在產量也由原來的每天產出300斤干茶增加到600斤,產能翻了一番,非常感謝你們這個時候主動上門為我們提供服務。”晴隆縣沙子鎮(zhèn)夢圓茶廠負責人楊學虎說。在電力的可靠保障下,為了完成訂單任務,楊學虎增派人手,正全力以赴、卯足干勁加快采收生產,企業(yè)信心底氣十足。
8月4日,在沙子鎮(zhèn)三合社區(qū),十幾個茶農分成四人一組正在用采摘機對夏秋茶生產的原料茶青進行采收。在茶葉加工廠看到,從殺青、揉捻、烘干實現了電氣化、規(guī);a,高效率的電動制茶機取代了傳統(tǒng)燃煤土灶。“現在用電烘制的茶葉,既快又干凈,還環(huán)保,溫度、火候都可以自己控制,加工出來的茶葉質量色澤好、香氣濃,茶葉銷量也在穩(wěn)步上升,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本都是暢通的。”晴隆縣茶葉公司車間負責人如是說。
為保障夏秋茶葉炒制“電力十足”,晴隆供電局提前謀劃,組織“心意電”黨員服務隊開展特色服務活動。重點對茶農、茶企電壓、配電設備和用電線路等進行逐一開展特殊巡視,及時消除用電安全隱患,為茶農、茶企把脈問診,當好電管家。同時積極推廣“電能替代”,開展“供電+能效服務”,從節(jié)能減排增效益方面幫助茶農、茶企轉型發(fā)展,助力當地茶產業(yè)生產走上“茶旅融合”的新發(fā)展道路。
(盧官洪)
責編:盧生龍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