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輕松貸款,卻連壓歲錢都被騙光!晴隆一群眾貸款被騙21000元
1月31日,晴隆縣的小K接到了一個來自境外的電話,對方問小K:“你最近急需用錢嗎?我們可以幫你拿到大額的貸款!免抵押、免擔保,只需二代身份證,快速放款、線上即辦……”沒有防備的他,添加了“客服”的微信,隨后對方發(fā)送了一個鏈接,小K按照上面的要求填寫了自己的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
不久后便收到貸款申請已通過審核,但是需要提供銀行流水才能貸款的信息,如果沒有可到當?shù)劂y行辦理一張新卡,并存入需貸款金額的20%作為還款保證金,以查驗其是否具備還款能力。小K心想,將錢存到自己新辦的卡上,還是很安全的。為能順利貸款,小K按要求存了21000元的驗證金,并發(fā)送銀行賬戶給“客服”,告知他錢已存好,“客服”表示要等銀行確認。
過了沒多久,小K的手機收到一條驗證碼信息,“客服”讓小K將驗證碼告訴他。小K覺得銀行卡在自己手上,而且銀行卡密碼也沒告訴對方,自認為是安全的,便將驗證碼信息告訴給“客服”。
可緊接著,小K的手機就收到一條短信,顯示他的那張銀行卡被轉出了21000元,這時,“客服”又讓小K轉錢到銀行卡上去“增加流水”。感覺到不對勁的小K讓“客服”將21000元轉回,不想,這時“客服”竟聯(lián)系不上了。小K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案例分析
騙子利用短信、網頁廣告或直接大范圍打電話等吸引受害人,通常都以“大額度,低利息,對征信沒有要求”等為誘餌。當事人上鉤后會被要求填寫資料,之后騙子會以“交信用保險”、“刷銀行流水”、“賬號需要激活”、“不繼續(xù)會被起訴”等理由要求轉賬。最終騙取當事人錢財!
警方提醒
01
不要隨意在網絡上申請貸款,不要隨便在網絡上提供個人信息!接到自稱貸款公司人員的電話,一定要謹慎!
02
貸款并不需要交保證金、做銀行流水賬,一旦遇上了,一定是假的!
03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動態(tài)驗證碼提供給陌生人!如對方以各種名義要你的銀行卡密碼、動態(tài)驗證碼,絕對是假的!
04
如果被騙,應及時報警,同時注意保留聊天記錄、交易記錄、聯(lián)系方式等證據(jù),請撥打96110并前往附近公安機關報案。
05
公安部國家反詐中心推出“國家反詐中心”官方APP,請大家下載安裝后開啟“來電預警”“短信預警”。
來源:黔西南州反詐中心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